前言
通过论述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企业医疗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状。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建立员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医疗报销档案,完成线上企业医疗报销工作流程和提升员工医疗服务体验等方面,使员工的医疗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让员工真正感觉到了方便快捷,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更加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一、信息化方式提升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管理的优势
1、可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员工体检结束后每一位员工的体检结果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永久性的电子健康档案,方便检索查阅,分析和导出,电子档案为人力资源提供了工作基础,可以提供不同维度和客体范围的健康数据统计,为分析员工健康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原始数据。通过建立企业员工的电子健康档案,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评价、制定健康计划、实施健康干预等过程,达到改善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防止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企业员工的生命质量、降低员工医疗费用的支出。通过每次体检或者员工检查的系统数据逐年积累,就可以形成企业员工个人的健康大数据,并能为员工提供健康状况趋势性参考,也能为员工预警某些可能发生的严重疾病,从而对员工个人实施健康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容量电子信息存储卡也已经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电子健康档案中的相关信息都能够储存在网络平台中,不仅是员工可以随时调取,医生也可以随时调用,能够自动发出定期体检提醒,根据员工的生理参数自动录入身体机能信息,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2、可以建立电子医疗报销档案
基于医保基础上的二次报销,包括普通门诊二次报销、特慢病二次报销、住院二次报销、重特大疾病二次报销,建立永久性的电子医疗报销档案,每一笔历史报销记录都便于检索,有据可查,每个时间段的报销情况都便于统计、分析、查阅和台账导出,为相关决策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在电子医疗报销档案中,可以对员工的医疗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帮助员工快速的结算医疗费用,避免了人工结算的烦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3、采用信息系统规范报销工作流程
保证报销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执行,通过自动化技术规避工作人员人工方式操作和计算的出错率。通过信息系统达到即报即办,及时受理、及时审核、及时录入、及时报销。从而提升企业医疗报销服务的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方式,能够用自动化技术手段和便捷性设计提高报销过程的工作效率,提高数据安全性,提升管理和数据分析的便捷性。每一次报销的信息自动存档,形成完整的记录,实现工作流程透明化,同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检索、查阅、统计分析。

4、提升员工服务体验
优化报销流程,减少报销过程中员工的时间成本,从而提高员工报销体验。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对员工个人自己的健康信息、报销信息等开放查询,工作透明化,利用信息系统中员工的健康数据、健康分析和健康评估等,可以更全面地打造个人“智能健康档案”,为员工的健康干预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管理者开展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结合健康管理,对于员工目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给予专业的医疗建议,还可以结合近年来体检参数的变化,综合所有情况,对于员工提出最佳的健康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精准的健康计划,形成健康建议,包括了生活中的饮食、休息、睡眠、运动、工作以及体育锻炼等等,为每一位员工打造个性化的健康方案,将健康生活与工作相互协调,劳逸结合,能够依照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做出最佳的调整。所有的方案因人而异,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内弹出提醒,或是做出合理的安排,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还能够自动进行诊疗预约,为员工提供一对一的医疗服务。同时结合医疗费用支出,可以给出包括商业医疗保险在内的合理化建议。

二、信息化方式提升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管理的主要方法
建立《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员工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优质健康资源的实时共享,也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高性能分析。提高企业员工自主健康管理,激发员工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从而引导企业员工关心、关注自身健康。为满足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管理需要,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结合具体需求。

三、信息化方式提升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管理的制度要求
1、建立健康检查与监测管理机制
建立健康检查与检测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与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的目的是有效地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健康监测是对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定期、连续的观察,掌握其动态变化。
通过个人健康信息调查表(问卷),收集企业员工的日常生活行为、病史、家族史中的健康危险因素,要作为健康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企业员工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不同健康危险因素和易患疾病的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复查的周期。关注企业员工的健康数据的异常指标,主动关怀员工,提醒员工定期进行复诊复查;针对有疾病的员工,立即启动就医通道服务,建立疾病管理档案,跟踪员工疾病情况。通过检查积累个体动态的健康监测基础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完整地记录企业员工的个人资料、身体健康情况、心理测试结果等信息,可以为企业员工个人掌握身体健康状况提供准确详细信息,同时也为企业员工制定健康维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信息化医疗服务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规章制度
使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管理达到规范化、强落实的目标,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做到规范流程,提高效率,所有工作过程和操作记录留底,所有报表和台账数据方便检索查阅和导出。关注企业员工健康数据的保密性,每一名员工的健康数据都有其保密属性,数据查询的权限和行为需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员工医疗管理的同时,遵守法律赋予每个人的隐私权。
结语
企业员工医疗服务的管理提升目标,包括数据信息清晰,工作形成一定的规划,规划的制定和决策有一定的数据支撑,工作的执行效率提升,工作方式由传统表格、审批单形式变为信息化方式,用信息化手段固化工作流程,实现规范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员工接受服务的体验也得到了提升。工作记录和员工健康形成数据库,随着数据的积累,对规划的优化形成进一步的数据支持,工作良性迭代,良性发展。